终于在这片子拿了Golden Globe的最佳外语片后趁热看到了它。巴勒斯坦的片子,讲两个自杀炸弹人,光看故事大概就觉得很有看头。开始之前看DFS关于片子的介绍才知道整个剧组是需要多大信念才能拍完这片子。片子的主要场景就在局势最紧张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边境,动不动就来颗炸弹,更何况他们居然还要在这么紧张的地方拍自杀人体炸弹-_-。基本上以色列同志认为他们搞炸弹,有问题,而巴勒斯坦这边的组织更可怕,认为他们反炸弹,有问题,直接就把他们一个制片给绑票了,还好给活着放了。据称好多场景拍摄时,围观的不乏各派眼线,基本上就相当被几颗炸弹盯着,不过正好应了片子情景,演员都不用装紧张。。。直到一天,一颗炸弹在片场300米的地方爆炸,整个剧组才转移阵地。感觉似乎他们是在拍记录片似的。不过这大概也是导演的意图,不去试图作什么是非的评判,尽量不带倾向,你可以看到理智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些炸弹造成的恶性循环,但同时也能看到绝望的信仰,自爆有时是一种也许有些自私的解脱。和上一年的包揽Oscar,Golden Globe等各处最佳外语片的The Sea Inside其实很类似,后者是讨论安乐死,同样是不好评判的话题,片子也同样的给你罗列各种视角,但尽量的不加感情色彩。这种类型的片子是很容易让人真的思考的。Paradise Now的结尾非常的窒息,无声的结局活活把一种情绪憋在你的胸口,让你无法自拔。 Paradise Now(2005) 4.5/5
Tag: drama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4.5/5]
很早就听说过George Clooney同学导演的这部个性黑白片,review还出奇的好。我模糊知道这片子大概讲一电视主持人不畏强权坚持向大众播报一些东西,然后搞垮了什么高官。看电影前小做功课,大概知道那个高官是50年代左右在美国大肆宣扬共产主义者渗入并胡乱抓人的参议员McCarthy,而那个主持人是CBS的风云主持人Edward Murrow。片子最大的特点自然是它是黑白片,看片子前我还想这年代玩黑白片是想干啥,假装艺术引人眼球?但开始看以后就觉得黑白用的好,主要原因是片子使用了大量真实的历史影像存档,片子又拍成黑白,你根本看不出来哪段是演的,哪段是真实存档。其中McCarthy没用演员来演,全都用的是真实历史镜头,据说试映时观众并不知道McCarthy不是找人演的,还都反应这“演员”演的太过火,太假,嘿嘿,对政客真是讽刺。 我个人是很喜欢这部片子的,主要是它给了我一些思考,而且也看的我有些心潮澎湃湃。那时McCarthy到处宣扬共产主义恐怖,你老爸看过共产主义小报你就要被列为危险分子,是不是很有文革的感觉?不同的是那时有一个Edward,坚持把这些事情公布于民众。当然重要的是,CBS的上层虽然有顾虑虽然很不爽,但其实都还算支持。而且这件事似乎也促进了美国法制的小发展,因为那时McCarthy的几个审讯常是说你有罪,说我们有证据有证人,但是就是不让你知道什么是我们的证据和证人,就这么审你。而Edward就说被审的人至少有权利和证据面对面,否则多冤哈。表演也都很好,尤其主角David Strathairn,特别有50年代主播的感觉,不过这也造成虽然其他人演的挺好,和他一比就不够50年代,有些脱节。另外片子的格式特别工整,几乎每一次播报后就会跟着一端美美的爵士,演女歌手的还是Clooney的aunt哪,虽然歌词有些刻意的迎合刚发生的情节,但效果不错。唯一不好的一点是一对夫妇的分支情节,虽然需要这些情节来缓冲主线,虽然演夫妇的俩人都演的很好,但这个分支情节笔墨实在太不少,有点搞不太清楚point在那里,虽然是反映了一些历史问题,但是和片子主题有些游离似的,也许是有什么更深刻的寓意?Anyway,狠好的电影。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2005) 4.5/5
Jarhead [4/5]
“In Vietnam the wind doesn’t blow it sucks.” — FULL METAL JACKET “Welcom to the suck.” — JARHEAD DFS系列电影的一个好处就是开场前可以看DFS成员写的绝对不泄露情节但介绍很多相关背景的影评。这次Jarhead的影评拿它和Kubrick的Full Metal Jacket做对比。后者可以算是大名鼎鼎,不过我似乎没有完整看过,倒是在电视上看到过不少次片断。所以Jarhead的开头我还是能看出它明显在向Full致敬,当然Full是讲越战,Jarhead是讲伊拉克的the first gulf war。故事是按Swofford (Jake Gyllenhaal) 的视角来讲述的,一点自嘲,一点幽默,一点感伤,这部电影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来看待战争,很多地方称它是”a war movie without a war”,一群小伙子老伙子艰苦受训,被发到伊拉克的沙漠呆了半年多,经历轰炸,见识尸体,到最后却从未开过一枪,从未亲手杀过一个人。无论因为什么到达那个战场,时间长了,生活的目的似乎就变成了是要开枪杀人,在即将开枪时被中止甚至会像一个孩子一样那样哭闹。几个主要演员的演出也都非常好,除了Jake Gyllenhaal,还有Jamie Foxx,Peter Sarsgaard等不少小演技派。Jake一个即将哭泣的镜头和Peter哭闹的那个镜头实在演的超好。另外我在这片子里面听到的fuck以及无数相关词汇比我过去一年看电影听到的总数都多。不错的电影!可惜一个镜头大概很短的一句台词,过后全场大大大笑还有人狂鼓掌,不过。。。俺没听清那句-_-。 updated on Feb.20, 2006: 我终于知道那句话是啥了。那个场景是一个士兵在帮长官写所谓love letter,其实就是超色情的黄信,在念完一段巨色情的信的内容后(这段就很搞笑,所以当时观众都笑造成我没听到下一句-_-),接着说”Is this why I studied classics at Dartmouth?” 难怪全场都要大笑和鼓掌了。。。 Jarhead (2005) 4/5
童梦奇缘 [3/5]
这片的英文名字是Wait Till You Are Older,挺适合在新年头一天观看学习,呵呵。如果不是看到札记gg的推荐,我还真不知道这部刘德华同学的半旧新作。顺便说一句,在Las Vegas时看到刘德华同学24号要开演唱会,可惜我23号离开,错过了,小时候似乎崇过他一阵的。电影的情节是小男孩不喜欢他的家庭,不喜欢他的“后妈”,老玩离家出走。碰到冯小刚,享用了催生剂,迅速长大。但不可避免的,迅速衰老。其实故事开始挺有奇幻色彩,挺好,只是到后面不够奇幻,但还好有点小惊讶。可惜香港商业片似乎都总是缺乏细节,于是不够精致。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句关于Brokeback Mountain的难得的负面影评,当然我是觉得那评价对BM不合适,但有些合适童梦奇缘里的爸爸和朋友:”If the filmmakers weren’t trying so hard to deny the characters’ failings, Brokeback Mountain might have lived up to its immense reputation.”虽然童梦结局还是面对现实,但这片子似乎有些在为逃避现实辩护,看英文名字好了,wait till you are older,长大会怎样呢,一样还是孩子。还有,有些东西就是忘不了的,记着其实也没多大所谓。不过看到了很久没看到的莫文蔚还是很好的,她真的好pp啊! 冯小刚在片里面说:“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突然发现,和Saw II一样,都是教育同学们要珍惜生命,新年第一天的两部电影还真是有寓意。自勉自勉。 童梦奇缘 (2005) 3/5
Brokeback Mountain [4/5]
这部李安同学的最新力作,处处赞誉声,我自然也心怀期待,费力找了个上映的影院,准备被感动,不过刚看完的结果却有些失望。最开始时我还在想,嗯,努力铺垫吧,缓缓铺垫吧,我来静静等待高潮。但李安同学就这么铺垫下去,铺垫下去,连死亡都那么轻轻的带过,直到结尾也没有什么高潮。片子里俩人还操着憋出来的南方口音,让我常常不知所以。如果刚看完时就写评论,我恐怕会给不怎样的评价,但过了两天再写感受 ((俺编辑了帖子时间以显示看片日期,并不是写评论的日期,一向如此的,嗯)),却发现每想起这片子心底似乎有处地方会莫名的软一下。这就是全片铺垫的好处吧,让你一直期待什么,直到走出影院,似乎还留着那一点气氛,继续期待着。想想,李安是酷啊,敢这样拍片子。几十年的偷情确实不是一个什么高潮可以表达的。看电影时,有一个场景reminded me of something,让我突然小痛,游离于“应有”的情绪之外,也许那也是当时不怎么喜欢这片子的原因之一吧。Anyway,最后的结论,大概确实是一部还不错的片子,另外就是,全片铺垫的电影就是可怕。 Brokeback Mountain (2005)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