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nk You For Smoking [4/5]

Joey: What happens when you’re wrong? Nick Naylor: See, Joey, that’s the beauty of argument. When you argue correctly, you’re never wrong. Nick Naylor的特长是诡辩,用他自己的话说“Michael Jordan plays ball. Charles Manson kills people. I talk.”当然这个特长要站在理亏一方才最有用,Nick选择了烟草公司。他用自己的能言善辩去说服大众吸不吸烟是你自己的选择,不要因为旁人说什么而去不吸,当然同时想尽办法去建立吸烟很酷的印象,攻击反对自己的敌人们。电影是很有趣的,很多台词写的很聪明,当然有时可能节奏有些慢下来,但是整体来说是很不错的。这是学校DFS电影系列中的一部,这学期DFS的主题是 C is for Conspiracy。我最喜欢DFS系列的一点是每场电影入场时都可以拿到一份写的很好介绍很多相关信息却坚决不泄露情节的评论。这次的介绍几乎所有的篇幅都放在男主角Aaron Eckhart身上。确实,这部片子好看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男主角是否表现好那些台词,Aaron做的还不错,不过我到没觉得有评论推崇的那么好。演儿子Joey的Cameron Bright其实也很出彩,最先知道Cameron是因为他在Birth里演了和Nicole Kidman有争议的一吻的小男孩,似乎今年很火,我在X men III里也看到他(就是那个能消除别人能力的孩子),06上映了的片子里他还演了Ultraviolet和Running Scared,相当忙碌哈。 Thank You For Smoking (2005) 4/5

Kontroll [4/5]

我很早就听说过Kontroll这部匈牙利电影了,它是两年前我刚来时Dartmouth一个电影节的影片之一,因为票价要$10,所以那次我只跑去看了Bad Education,略失望而回。后来就时不时想起Kontroll这片子,原因是它依托的故事很有看点——地铁里出现了在列车即将到来前从背后把人推下去的神秘人物。片子里的几个主角是地铁的监票员,匈牙利的地铁系统是没有出入站关卡的,买不买票纯凭自觉,当然这最后的结果就是很多人都不买票,而这些监票员就是在车上还有站里面溜达,随机揪人看有没有票。可怜的是他们是完全没有任何权威的,逃票的人一个比一个牛。当然片子不是要控诉地铁系统的失败和人们的不自觉,一切都是符号化的,只是用“地下”,地铁等去表现一种生活状态。片子里的所有场景都发生在地下,唯一和上面联系的就是电梯,而那个电梯非常的长,非常有味道,而里面的几个主人公每次遇到电梯都是往下走,给人的感觉是地下有无穷层,而他们都是越走越低,走不出地面。片子一开始还有一个地铁负责人做了个声明,说相信大家不会把这个电影和实际情形结合在一起-_-,可惜据说其实匈牙利的地铁就是那样的,只是大概没有背后推人的家伙吧。以后等地铁,要离的远些,要小心背后有人-_-。 Kontroll (2003) 4/5

The Best Of Youth [4/5]

这部意大利电影长达6小时,实在需要我鼓足勇气开始看。最初知道这片子是学校春季学期意大利电影系列分两个星期放这部片子,那时就知道这部暴长的片子有很好的评价,不过实验室比较忙,没办法周四晚上7点跑出去看电影,还好当时就找到这部电影下到电脑里,不过毕竟6小时也实在长了点,不过这个周末决定看欧洲电影,就看了它吧。电影通过意大利一个家庭主要是兄弟俩从60年代开始的故事,讲述了近代意大利社会的演化。这么长的电影,自然包涵的东西也多,包括60年代大水灾,西西里黑手党,70年代的蓝领工潮,80年代的学生运动及恐怖袭击,以及90年代的国家复兴风潮 ((这段小总结来自DVD官方网站,居然有中文简介))。让一个普通家庭体现这么多国家的演变,编剧自然要下些功夫。一段评论总结的很好:”This film is either a profound investigation of recent Italian history and a loving look at the national psyche — warts, poetry and all — or else it’s a really superb soap opera”。整体来说前半段拍的很好,整个社会情绪都很自然的展现出来,尤其兄弟俩性格不同,对待社会危机处理方法也不同,但后半段就太像肥皂剧了,不过一些显然刻意的煽情桥段效果还不错。看完电影,第一感觉是意大利语很好听,抑扬顿挫的,而且肢体语言很丰富,当然这些之前就从我的意大利导师那里体会到了;另外一个感觉就是意大利人的民族责任感挺强,也许国家小一些,人们更能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起到作用,这一点在我导师那里也体现过。一次实验室聚餐,聊到政治,导师说起他们上一届总统做了很多错事,说了很多对其他国家不尊重的蠢话,让意大利人都觉得很耻辱,导师很喜欢踢足球,但那段时间他为他的国家感到耻辱,于是他的蓝色意大利队服就一直静静的躺在箱子里,直到选举后新总统上任他才重新穿上。中国的一些民运爱好者似乎觉得中国近代问题多多,但其实那段时间有很多国家都有相似的经历,我觉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国最后的结果已经很不错了,但也许中国的问题就是政府和普通民众之间有一段过大的距离,造成民众似乎觉得政府是他们的对立面,觉得政府一切都不透明。片子里也提到这个问题,一些有抱负的人希望把意大利改造成一个更透明的社会,但一个问题是,意大利人真的喜欢这种透明吗?对中国也是一样,我们的文化真的适合透明吗?除了这些大主题,片子众多人物的性格刻画也是不错的,至少很鲜明。总得来说,不错,虽然超长。这么长,海报也就来两张好了。 La Meglio gioventù [The Best Of Youth] (2003) 4/5

Caché [4/5]

Caché是法国电影,片名英文意思是Hidden。这部电影大概可以归类到心理惊悚片,非常有个性,先不说别的,全片从片头到片尾完全没有用任何的配乐,一个音符都没有。现在的电影,似乎音乐已经成了想当然的组成部分,突然来一部彻底没音乐的,才发现原来也有不同的力量。最早在学校看到这电影的预告时感觉就是特别disturbing,虽然它先是罗列一堆它获得的奖和提名太过臭屁,但它完全没有音乐的预告还是在短短的时间里让人感到心中发毛。故事讲法国一对中上流社会的中年夫妇,丈夫Georges (Daniel Auteuil)在主持一档流行的读书谈话节目,妻子Anne (Juliette Binoche)在一家出版社工作,还有一个10多岁的小儿子Pierre,三口之家算是过着富足惬意的小生活。但他们开始不停收到不知来源的录像带和一些涂鸦,录像带常是一个静止的镜头拍摄他们的生活,比如几个小时不间断的从家对面的巷子拍摄他们上班下班,而涂鸦都是简单的几笔,小孩,鸡头,血。再然后的几盘录像带让丈夫想起了一些童年的回忆,并引导他找到一个他认为是幕后黑手的人,慢慢揪出他一直隐藏着的内心的罪恶感。似乎看情节是一部挺典型的惊悚片,但这部片子有不一般的力量,而且可以被解读的层面似乎非常多。它完全不用一点音乐,凭空增加了焦虑情绪,而偷拍录像和真实情境交替播放,有时让人混淆哪个是哪个。而最后那个彻底开放式的结尾也实在留下太多思考的空间。虽然表面是讲单个个体,但似乎更大的背景是影射法国的一些历史种族问题。imdb的讨论版上从结尾延伸出的讨论就超级一大砣。虽然我整体不是很喜欢把一部片子赋予太多太晦涩的意义,但抛去这些意义,Caché还是一部有意思的片子,我挺佩服导演Michael Haneke的。 Caché (2005) 4/5

Match Point [4/5]

The man who said ‘I’d rather be lucky than good’ saw deeply into life. 这是一部相当小sick的电影,Woody Allen这个小老头还真能闹腾。听一个女生评价这部电影:This is what is in your mind if you marry your daughter -_- ((Woody Allen和老婆离婚,娶了领养的比他年轻几十岁的华裔女儿))。这部电影的小变态先表现在它的预告片上,这是我最近看到的最无良的预告片,预告片把事实上没联系的镜头剪在一起,让你理解成某种意思,而那根本和事实电影讲的不一样。 虽然预告片受骗被玩弄,片子本身情节还是挺出人意料的,而且片子的制作很精良,所以忍了。故事如果简单讲就是男人遇到富家女,但却被富家女弟弟的女友吸引,他是选择“嫁入”豪门荣华富贵还是选择那个吸引自己的女人,love和lust有时混杂在一起。如果两者都想要,他是否有能力,或者说是否有运气“妥善”解决一切。片子前后呼应的很好,中心思想就是最开头的那句话:The man who said ‘I’d rather be lucky than good’ saw deeply into life,触网弹起的网球落向哪边会决定谁输谁赢。片子的surprise从后半段开始,到结尾我基本都一直处于WTF的状态中-_-。总得来说,电影不错,至少结束后,影院的人都是惊讶状@_@。 Match Point (2005)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