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hé [4/5]

Caché是法国电影,片名英文意思是Hidden。这部电影大概可以归类到心理惊悚片,非常有个性,先不说别的,全片从片头到片尾完全没有用任何的配乐,一个音符都没有。现在的电影,似乎音乐已经成了想当然的组成部分,突然来一部彻底没音乐的,才发现原来也有不同的力量。最早在学校看到这电影的预告时感觉就是特别disturbing,虽然它先是罗列一堆它获得的奖和提名太过臭屁,但它完全没有音乐的预告还是在短短的时间里让人感到心中发毛。故事讲法国一对中上流社会的中年夫妇,丈夫Georges (Daniel Auteuil)在主持一档流行的读书谈话节目,妻子Anne (Juliette Binoche)在一家出版社工作,还有一个10多岁的小儿子Pierre,三口之家算是过着富足惬意的小生活。但他们开始不停收到不知来源的录像带和一些涂鸦,录像带常是一个静止的镜头拍摄他们的生活,比如几个小时不间断的从家对面的巷子拍摄他们上班下班,而涂鸦都是简单的几笔,小孩,鸡头,血。再然后的几盘录像带让丈夫想起了一些童年的回忆,并引导他找到一个他认为是幕后黑手的人,慢慢揪出他一直隐藏着的内心的罪恶感。似乎看情节是一部挺典型的惊悚片,但这部片子有不一般的力量,而且可以被解读的层面似乎非常多。它完全不用一点音乐,凭空增加了焦虑情绪,而偷拍录像和真实情境交替播放,有时让人混淆哪个是哪个。而最后那个彻底开放式的结尾也实在留下太多思考的空间。虽然表面是讲单个个体,但似乎更大的背景是影射法国的一些历史种族问题。imdb的讨论版上从结尾延伸出的讨论就超级一大砣。虽然我整体不是很喜欢把一部片子赋予太多太晦涩的意义,但抛去这些意义,Caché还是一部有意思的片子,我挺佩服导演Michael Haneke的。 Caché (2005) 4/5

Match Point [4/5]

The man who said ‘I’d rather be lucky than good’ saw deeply into life. 这是一部相当小sick的电影,Woody Allen这个小老头还真能闹腾。听一个女生评价这部电影:This is what is in your mind if you marry your daughter -_- ((Woody Allen和老婆离婚,娶了领养的比他年轻几十岁的华裔女儿))。这部电影的小变态先表现在它的预告片上,这是我最近看到的最无良的预告片,预告片把事实上没联系的镜头剪在一起,让你理解成某种意思,而那根本和事实电影讲的不一样。 虽然预告片受骗被玩弄,片子本身情节还是挺出人意料的,而且片子的制作很精良,所以忍了。故事如果简单讲就是男人遇到富家女,但却被富家女弟弟的女友吸引,他是选择“嫁入”豪门荣华富贵还是选择那个吸引自己的女人,love和lust有时混杂在一起。如果两者都想要,他是否有能力,或者说是否有运气“妥善”解决一切。片子前后呼应的很好,中心思想就是最开头的那句话:The man who said ‘I’d rather be lucky than good’ saw deeply into life,触网弹起的网球落向哪边会决定谁输谁赢。片子的surprise从后半段开始,到结尾我基本都一直处于WTF的状态中-_-。总得来说,电影不错,至少结束后,影院的人都是惊讶状@_@。 Match Point (2005) 4/5

Syriana [4.5/5]

一部有明显缺点但仍然引人思考的好电影。在看这部电影时,前2/3的时间我都在努力试图搞清楚这电影到底在讲啥,这就是这片子最大的缺点——要讲的东西太多太多而叙事方式又不够清晰,这造成看这部片子很累。不过即便如此,到最后一切慢慢联系在一起时电影试图讲述的道理终于比较清晰的展现出来,让我有了不少体会,我仍然觉得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 片子的大背景是美国两家大石油公司的合并和中东主要是伊朗的石油问题。有几条有联系但相对独立的叙事线索,一个CIA在伊朗的agent,一个调查两家石油公司财务问题的律师,一个帮助伊朗王子的年轻broker,一个因合并失掉油田工作的巴基斯坦少年。。。光这么多条线索就可以大致看出这电影想讲述的东西有多少。总结一下大意的话,因为一些国家(主要是中国,还有俄国)的竞争,美国开始在中东的石油争夺中失去优势,两家石油公司的合并也就是为了能更好的和别国对抗。但合并并不是那么简单,从两家公司角度讲,他们本身的财务还有其他问题是有的,如果严格按章办事,他们是通不过due diligence的。而同时中东国家的统治阶层也不都是短视弱智,有一些人知道自己国家的位置,知道西方国家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他们满足于自己的荣华富贵而不去发展自己的国家,于是这些人不愿接受美国的欺榨,试图去接受更好的来自中国的deal。美国自然不愿看到这些发生,它们派军队折腾来折腾去就是为了掌控这些国家的资源,同时一些争权的蠢人也乐于和他们配合。最无助的是最普通的民众,他们失去工作失去信仰,将绝望转换成恐怖主义很自然。其实从一个角度讲,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他们在不停的利诱,威胁,暗杀,爆炸,挑起战争。美国遭受的恐怖袭击是不人道的,但确实是他们自找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就是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生存策略,竞争是残酷的,也许这就是他们目前最佳的选择。电影里的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敌人,是中东小国的一点希望,但和美国一样我们看重的是那些油。说不定若干年后我们也会(或者其实现在我们就在)做和美国一样的事。看到电影结尾的爆炸,走出影院,略微有些为自己费力跑到美国觉得不舒服,但就像我上面说的,这就是美国的生存之道。而且看这片子也让我体会到美国的一点好处,那就是不管政府如何,这样的电影还是可以拍出来还是可以公映,虽然现实中真相还是会被掩盖,但至少多数的民众还有自由的那一点假象。 Syriana (2005) 4.5/5

V For Vendetta [3.5/5]

这部片子我最早看到预告时是有些觉得可笑无聊的,后来知道编剧是黑客的Wachowski姐弟 ((才发现这两人之一早就开始玩变性,所以还是不用兄弟,改成姐弟吧@_@))才变得有些期待。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后的英国,那时的新强权政府利用人民的恐惧来统治,而V则是一个神秘的带着面具的反叛者,他受1605年11月5日的Gunpowder Plot事件启发,决定用炸标志建筑的方式来向政府宣战。很明显,V和当代的恐怖主义者是很相似的,这也是这部片子引发一定讨论的主要原因。从某个角度看,电影似乎是站在恐怖主义者一边,但其实不是,看片子时很容易让你思考这么以暴制暴结果会不会是一个新的暴政,V也有这样的思考,那个一面红一面黑的牌就是这样的意涵,所以最终他把决定权交给他认为的革命后的新一代,让她去决定是否走出这一步。这部片子最有意义的就是揭露了政府和恐怖主义者的微妙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政府是需要恐怖主义的,因为这样才能让人民意识到他们是需要政府的。而当没有足够恐怖活动,人民情绪松懈时,政府甚至会充当恐怖主义者的角色,事情之后再把责任推给恐怖主义者,而自己则充当救世主。这些对应到美国政府都是非常恰当的。片子里也有一些其他的内容,比如homephobia,从某个角度这片子都可以解读成小同一族的大复仇,哈哈。 不过遗憾的是,Natalie Portman的表演相当不够味道,爱情戏如果只控制到暧昧效果会更好,片子的视觉效果也不足够精彩,不过最后炸掉Big Ben的场景还是很不错的。每次的爆炸都同时是烟火,人们纪念11月5日就是放烟火。另外,这片子选在Irish holiday St. Patrick’s Day 周末上映也是特别合适的,嘿嘿。 V For Vendetta (2006)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