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在影院看到Stay的预告片,似乎是一部小心理惊悚片,有我喜欢的Evan McGregor和Naomi Watts担纲主演,我还是很有兴趣看的。不过后来它的票房非常惨淡,评论家也不给好话,很快就被更多的新片淹下去了。直到这周末我又想起这片子,而正好看到一篇评论说如果你喜欢Mulholland Drive(穆赫兰道),那么Stay绝对可以让你在看片过程中有一样的奋力想搞明白但还是一头雾水的感觉。有脑力挑战的情节加上我喜欢的演员,看咯。 这片子最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剪辑,我非常喜欢它场景间转换的处理,不好描述,但大致上就是跳跃化非理性的时间地点转换,例如推开地铁门场景就转到家。在我看来这部片子的剪辑要比所谓Oscar的最佳剪辑提名片子更好,那些提名片子剪辑中规中举还偶尔有明显的声画不搭 。这片子的场景选择也非常的棒,很难想像都是在纽约取的景,它的特效处理也是非常精彩的。故事的话,确实,用Mulholland Drive来对比是非常恰当的,但是Stay要更简单一点,至少最后把怎么回事都交待清楚了,不过相应的,也就没有Mulholland Drive经典了。片子有很多小细节,这些细节当时看来有些不符合常理,但事实上是符合情节的,但同时也这些细节也在一直缓慢提示着“真相”,所以最后的真相也不如Mulholland Drive惊人了。具体情节,很难在不泄露情节的前提下讲清楚。大意就是一个大学的心理医生在试图帮助一个有心理障碍试图自杀的学生时,慢慢发现自己有些混淆自己和这个学生的身份,同时他自杀未遂的女友也让他一直放不下心。 整体是一部挺紧凑的片子,剪辑非常精彩,表演也都不错。只是有Mulholland Drive在前,惊喜不够了。 Stay (2005) 3.5/5
I love Of Montreal
昨晚要看我最最最喜欢乐队Of Montreal的现场演出,所以决定晚饭也腐败庆祝一下。去了镇上的Murphy’s,点了Montreal Style Ribeye,虽然Of Montreal并不来自Montreal,不过感觉比较应合主题,呵呵。演出在一个很小的地方,大概也就4,50平米的样子,不过好处就是免费。9点开门,本来门口写着请不要在8:45前排队,结果我8:30多一点到那里都排了相当长了,还有人不停找前面认识的人夹进去,搞的我一直紧张排不进去,还好我rp不错,呵呵。 给Of Montreal开场的是同一厂牌下的乐队The M’s,他们的第二首和第三首歌还挺好听的,可是谁知道他们就这么一首一首不停的唱了下去,我看现场演出次数不多,不过暖场乐队唱了十多首一个小时应该不算正常的吧-_-。The M’s唱完后调音又调了好久,不过,从Of Montreal上台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些等待都是值得的。听Of Montreal的音乐,古灵精怪的,曲调节奏常常突然变调,但仍然觉得是一个清新的indie小乐队,但看了现场,这种印象就被完全打破了。开场时主唱(男)是穿着婚纱上场的-_-,说高兴的一夜要从结婚开始,背景上结婚进行曲,还直接下跪挑逗台前小女生。换装都是直接在台上脱到只剩小内裤然后换上新的一套。其他成员当然没他这么夸张,但也都打扮了一下,比如假发,大帽子,眼影。。。但不要认为他们是耍宝的没前途乐队。他们懂得调动现场气氛,同时他们的音乐确实很棒。有之前的那个乐队对比,差别更是明显。基本每首歌之后主唱都会在上边贫半天,其实听他们的专辑就已经知道他喜欢讲诡异的故事,不过舞台上的他绝对更癫狂,讲的东西有的很搞笑,有的就完全混乱,都不知道他在说啥-_-。乐队的其他人也都很有才,都没法用什么鼓手之类的词代称,比如其中一个很cute的家伙又键盘又鼓手又吉他还吹小号,主唱老婆也是一样。我在下面听着歌,快乐的不得了,除了几首新歌,其他都是我熟悉的,跟着他们摇头跳舞哼着歌,太幸福了。可惜手机在这样的光线下效果不好,文章开头那张就是最好的一张了,可惜只照到5个人中的3个。 可惜欢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12点多,演出结束了:(。出去买了件写着“I heart Of Montreal”的Tshirt,看到主唱和他照了张合影。后来后悔应该和他聊两句,说前段时间姐姐才在Leeds UK看了他们的演出,结果现在我就也能亲眼看到他们了。难道是姐弟两puppy力量无限,狗年大旺,结果他们就来了,哈哈。以后再有机会看他们的演出我一定还去,非常精彩!
啊啊啊啊啊,Of Montreal今晚要在我们学校演出!
啊啊啊啊啊啊,受不了啦,今天中午去食堂吃饭的最大收获就是看报纸时看到了Of Montreal今晚要在学校演出的消息!!!!!啊啊啊啊啊啊啊!!!!!我太兴奋啦!!!!!!Of Montreal是我目前为止最最最喜欢的乐队,我之前还专门写了个帖子介绍他们。姐姐之前还曾去过Leeds看他们的现场演出,当时我只能通过电话感受气氛,嫉妒死我了。没想到他们居然会来这里演出! 不过演出的地方很小,first come first serve,9点开门,估计要早早去排队了。不过还好就在学生活动中心地下,很近。不像看电影,一个人去演唱会就有点太悲哀无趣了,得揪些人陪我去,不过估计除我之外没人听Of Montreal了:(。不管怎样,我一定要去,下午就开始复习他们的音乐!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青蛙?
家里又寄来一些东西,主要是更多条的红内裤@_@。然后还有各式迷信物品,呵呵,我是不信这些的,但是有时觉得一些东西被赋予了一些意义时,即使这些意义不见得多么值得推敲,总是会让这些东西有趣一点。而且如果是家人寄来的,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这个手工编织的青蛙是其中之一,不过我是不太知道青蛙的含义,这个,难道是我魅力无敌需要挂个青蛙来羞答答的说,其实我是青蛙嘛x_x。Anyway,反正我是把它挂在车上了。 update: 据老妈解释,这不是青蛙,是貔貅(音皮修),一种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只进不出的神兽。。。我稍微查了一下貔貅的图片,似乎这个小编织还是像青蛙多一点,呵呵@_@
俗俗的写两句奥斯卡
虽然在我看来Oscar绝对不是最好看的电影奖,因为它太正式,不如Golden Globe那么大party,不如Independent Spirit那么随意那么小群体,但是它毕竟是最猛的奖,得奖感言不会多么聪明或者搞笑,但是同样很感人,当然有可能只是我,连Wallace & Gromit得奖,感言最后说“Cracking cheese, Gromit”我都好感动-.-。主持人Jon Stewart很不错,大概是我过去一年呆在美国,也在有意无意的关注正式新闻或者八卦流言,很多笑话我终于听懂了,哈。得奖的话,基本没有什么出乎意料,李安得奖,仍然同时感谢台湾香港中国,仍然说了中文“谢谢大家的关心”,当然可惜Brokeback Moutain没得最佳影片,但就像俺说的,俺们学校的厉害教授们都说Crash会赢了 ((btw, 无数事实证明,我们电影系列选的电影,即使你当时完全完全没听过,几个月之后你一定会发现,那是一部猛电影。我已经决定全面相信他们。))。而且颁奖礼上当BM的Producer上去领最佳改编剧本时那个伤心啊,估计她那时somehow已经意识到结局了。说实话,我仍然不觉得BM是部多好的电影 ((其实我也相当不觉得Crash是一部精良到可以得最佳影片的片子,就像我看完这片子时写的,我不喜欢这种内容没多少新意而且没什么好作用的电影)),但同时我就觉得李安是个厉害导演,有点矛盾哈。不过BM引来的讨论,让很多人意识到美国这个似乎自由的国度,homophobia的数量要比想象中多得多。 不管怎样,我起码看到了我们家Nicole@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