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 [4/5]

出埃及记

“这个世界事情荒谬到一个程度,就不会有人相信,但并不代表不存在。” 片子的一开头就是一群带着潜水眼镜的蛙人拿着小锤子围殴一个人,这个荒谬的开头一直到临近结束才给了解释,我觉得应合的挺好。一个多年不得志的中年警察,审讯一个入女厕偷拍的猥亵男,犯人说他不是色情狂不是为了偷窥女人上厕所,而是为了偷听她们的秘密计划,杀死男人们的计划。这个荒唐的理由自然无法让人相信,但是这个世界的事情哟,you just never know。先不说电影的故事,这片子的镜头画面我是很喜欢的,当然,所有的场景都不那么“现实”,但是这无所谓,因为这片子的故事和主题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度,一切都不见得需要遵循寻常的逻辑。

The Way I Am

这首歌就是简单的让我听的很感动,有些简单曲调就是有抓人的力量。mv也不错。 Ingrid Michaelson – The Way I Am The Way I Am If you were falling, then I would catch you. You need a light, I’d find a match. Cuz I love the way you say good morning. And you take me the way I am. If you are chilly, here take my sweater. Your… Continue reading The Way I Am

The Golden Compass [3.5/5]

The Golden Compass

和我们的世界平行的另一个世界里,灵魂不是存在于体内,而是以某种动物的形态作为daemon伴在人们左右,人死了daemon就会化成尘,同样,离了daemon人也活不下去。小孩子性格未定,daemon可以随意变换形态,但是一旦长大成人,daemon就会依个性定形,不能再变幻了。这个世界里还存在一个特殊的指南针, golden compass,它能告诉你一切真相,但只有一个人能看懂 golden compass。而这个世界是由权威统治,是由权威们决定什么是真相,他们不愿允许自由意志,也自然不愿意 golden compass 继续存在。于是,就有冲突咯。然后就你争我夺,打啊打。其实我对这类型的片子性质有限,去看的主要原因是去捧捧 Nicole Kidman 的场,但看完发现我还挺喜欢这个故事的。

各种心痛

来讲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第一件。老子的车又坏了!这次的症状是开着开着车子自己就会突然随机决定减速熄火,然后我就被晾在路中间。还好发生的几次我都能滑行足够的距离停在路边,而且不是在高速上,否则啊。拉去修,被告知是一个叫 ignition cassette 的东西坏掉了(右边照片里红色那玩意儿),只能更换,而这砣零件要价460多美刀,再加诊断和人工费和其他各种费用,总共花了我570多。其实这零件算好换的,自己也能搞得定,在网上找便宜零件的话大概2,300就能搞定。不过这大冬天的,小地方公车又不方便,熬不了那么久了,咳咳。修完他们给我拿出坏的零件看,四个接口有三个都被烧得黑黑的,就剩一个还在工作的样子。破财破财吧,这两天吃饭的 fortune cookie 里还都说我最近会得到各种钱财,靠,不准到极限了。 第二件。昨晚和几个小朋友出去吃饭,其中一个人是从加州过来玩的,说很怀念雪天。席间谈到他是有厨师证的,特别的高级,他谦虚的说,其实只会做鲁菜,再接着就自然的发现他是山东人。我高兴的说,老乡啊,不过马上就说清,可惜我不会说山东话了。再接着他问我是哪个城市,我说是济宁,他马上兴奋的伸出手来和我猛握并马上转成济宁话,可怜我只能尴尬的再次说明我不会山东话了,我们只能继续用普通话交谈,真是让人心痛啊!不过我们仍然继续兴奋的讨论济宁,尤其是那里无与伦比的美食。我其实一直觉得我老家的饮食风格很诡异,简直就是融合全国各地的美食并加以改良,好吃的东西数不胜数。我们谈糁汤,谈蛙鱼儿,谈麻辣烫,谈甏肉干饭,谈原来青少年宫门前的羊肉串,济宁美食超无敌啊,我非常怀念我妹妹带着我跑街串巷的找各种好吃的,让我虽然几年才回去一次却始终能紧跟美食趋势^^。不过总之就是,在山西生活那么多年不会长治话,身为山东人却忘了济宁话(想当年学前班我还是满口济宁话的),出门遇老乡,没法方言交谈,真是令人心痛啊。 嗯,就这两件事。你说心痛不心痛?

删除

把花花的睡裤亮出来,是不是有点二百五?不过这条我感恩节力排众议收获的睡裤,我实在是十分喜欢,而且材质很是舒适。 不过既然图片猥琐,正文就讨论严肃一些的好了。几星期前在倒腾移动硬盘时,我一时失手,错把一个满满的40多GB的分区给格式化了。之后的几天就在花时间找各种硬盘恢复软件试图恢复一些数据出来,折腾了很久恢复出来一部分,但是所有文件名是不可能恢复了,一堆凌乱的照片和文章就那么懒散的混在一起。说起来也没什么太过重要的,只是很多本科时还有毕业时的照片,老老实实记录保存着的各门课的资料和论文,还有当年申请时的各种材料。我现在唯一的期待就是家里那台老笔记本里还存有一份,不过,没了也就没了吧。这次事故让我思考一个问题,硬盘越来越便宜,我们要保存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技术去管理和备份这些海量信息。不止是电子信息,所有的信息都是不停的在被堆砌,我们想要保存一切东西,原因之一大概是因为我们的知识体系建立在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上,“历史”躲也躲不过。东西都那样被存着,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用。但是,删除难道不也同样重要吗?为什么我们都要学习历史,却不学习删除哪?当然,我们学的历史都是被精简过的版本,但是问题在于在这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是一直有人试图去还原保存和学习最完整的过去,我说的删除不是精简,而是彻底的删除,就好像从没发生过从没存在过一样。复原旧信息制造新信息的同时,也应该同时系统的去一干二净的删除一些信息吧。存的东西太多了,早晚是负担。 说完严肃话题,既然提到睡裤了,你都穿啥睡?@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