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酒鬼还有多远

在慢慢发现对红酒开始有些享受后,我又继续向其他酒精饮料进发。超市里有一些5%酒精含量的类似汽水的饮料,过去几个星期我常买。国外白或红酒的特色就是很少影响胃但很容易上头,所以即使只有5%,还是很容易就有一点微晕的感觉。不过后来发现如果我前晚小醉,第二天早晨赖床的成功率大大增加,这学期一周三天上午有课,没课也得早早到实验室假装努力干活,所以还没成为酒鬼的我还是放下酒瓶,最多周末再说。 不过显然5%的含量实在说不过去,要喝也得来点超市里买不到的真正的liquor。不过既然超市里买不到,也就不好搞到,基本要跑到专门的卖酒的店。直到上周六,我才第一次走进liquor store的大门。其实本来我只是想买一瓶酒带到晚上我们这级中国学生的聚会上去,不过既然好容易到了这儿,怎么也得给自己备上几瓶。我对酒的知识仍然不多,知道些名字而已。因为某次party喝了几个shot后感觉rum比较有劲,而因为我最喜欢的哈根达斯口味是rum raisin,所以之前一直不觉得rum酒是烈酒,所以那次rum印象十分深刻,肯定在我选择之列。其他的,vodka种类众多,瓶子还都很好看,就又买了两瓶vodka。 1. Grey Goose Vodka。买这瓶酒当然主要原因是好看,之前实验室师兄送我的几小瓶酒里也有这种,估计还不错。我就带着这瓶酒去聚会的,当然基本一半都是被我自己喝掉了-_-。我不懂配酒,只记得在party上喝过rum coke,简单好喝,所以就拿着可乐和这vodka配配就喝了。味道不错,非常smooth。 2. Absolut Vodka & Bacardi Rum。这两瓶我还没喝,现在正静静呆在我的桌子上每天被我欣赏,嗯,这周末。 这三家酒厂似乎都算大牌,他们各自的网站都做的非常精美,有兴趣可以点击上面的链接去看看。而且广告也是很有水平,事实上我无意中都看过他们不少广告,只是当时没注意,比如Absolut Vodka的absolut hunk,看过Sex & City的人肯定有印象-_-。Bacardi超傻的啥“BACARDI and COLA they get the job done”我老在电视上看到,广告恶心到残。不过至少说明这些酒厂是有钱。Absolut Vodka的广告投入最为夸张,随便搜一下,就有不少专门收集它家广告的网站,比如这里,这里。 不管怎么说,似乎我在向成为酒鬼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Caché [4/5]

Caché是法国电影,片名英文意思是Hidden。这部电影大概可以归类到心理惊悚片,非常有个性,先不说别的,全片从片头到片尾完全没有用任何的配乐,一个音符都没有。现在的电影,似乎音乐已经成了想当然的组成部分,突然来一部彻底没音乐的,才发现原来也有不同的力量。最早在学校看到这电影的预告时感觉就是特别disturbing,虽然它先是罗列一堆它获得的奖和提名太过臭屁,但它完全没有音乐的预告还是在短短的时间里让人感到心中发毛。故事讲法国一对中上流社会的中年夫妇,丈夫Georges (Daniel Auteuil)在主持一档流行的读书谈话节目,妻子Anne (Juliette Binoche)在一家出版社工作,还有一个10多岁的小儿子Pierre,三口之家算是过着富足惬意的小生活。但他们开始不停收到不知来源的录像带和一些涂鸦,录像带常是一个静止的镜头拍摄他们的生活,比如几个小时不间断的从家对面的巷子拍摄他们上班下班,而涂鸦都是简单的几笔,小孩,鸡头,血。再然后的几盘录像带让丈夫想起了一些童年的回忆,并引导他找到一个他认为是幕后黑手的人,慢慢揪出他一直隐藏着的内心的罪恶感。似乎看情节是一部挺典型的惊悚片,但这部片子有不一般的力量,而且可以被解读的层面似乎非常多。它完全不用一点音乐,凭空增加了焦虑情绪,而偷拍录像和真实情境交替播放,有时让人混淆哪个是哪个。而最后那个彻底开放式的结尾也实在留下太多思考的空间。虽然表面是讲单个个体,但似乎更大的背景是影射法国的一些历史种族问题。imdb的讨论版上从结尾延伸出的讨论就超级一大砣。虽然我整体不是很喜欢把一部片子赋予太多太晦涩的意义,但抛去这些意义,Caché还是一部有意思的片子,我挺佩服导演Michael Haneke的。 Caché (2005) 4/5

活到这把年纪也该明白

这学期一开始老板就开始更严重的直接push,上周他发现我对超真空系统还不熟悉,于是开始采用小羞辱的方法帮助我进步-_-。其实也就是问我一些问题,就像口头考试似的,只不过他问的方式比较intimidating,有时和他对话不容易插进什么话。而且有时我大概和他有些不同意见,虽然我在国内时觉得我更喜欢实验,出来之后发现,其实我还是挺喜欢理论的。他就基本上认为实验室总是有事情做的,我应该尽可能窝在实验室鼓弄这个鼓弄那个而不是呆在隔壁办公室看paper。两个师兄也一个比一个刻苦,刻苦的夸张!我已经过着朝九晚九晚十晚十一的日子,可他们都还比我走的晚来的早。尤其那个美国大师兄,晚上9点回家都要加上一句”I’ll be lazy and take off”,也常夜里12点以后收到他新鲜出炉的关于某项实验的update。其实我本科时也有更厉害的时候,早晨9点到实验室,然后中饭晚饭都是某一个人去打然后在实验室吃,然后一直做到晚上12点,不过那时是快出成果,也就持续了不到两星期。而我们现在还不到什么太关键的时候,实在无法现象等要出成果前要忙成什么样。说回老板,面对面小羞辱后,又邮件说我需要继续提高实验技巧甚至说俺要提高common sense-_-,然后预告我这周要开faculty meeting讨论二年级研究生所以要和我谈谈,我就一直等待着这个阶段性总结性羞辱。嘿,谁知我似乎这几天的表现让他满意,今天下午的谈话倒一点羞辱都没有了,主要就是告诉我这是我换课题或者换导师的最后机会。其实虽然我嘴上说老板太push,虽然我是觉得在这个实验室工作时间太不健康,但是老板确实是个难得的好老板,每次被羞辱完,都会迅速的学到不少东西,而且他确实是在很用心的培养俺们,很明显他会努力的为我们寻求出路。而且他其实在学术上还是很厉害的,毕竟他还有他老婆还有一个教授的加盟可是让达摩物理排名飚升了几十名。还是跟着他吧!不过还是有件可怕的事情,老板和师兄都提醒过我,实验室现在就我们仨学生,再过个一年多,两个师兄都要毕业,我就要成leading student了。除了需要在这一年多掌握他俩的技能,到时候我就没角落可躲,得拼成什么样啊。。。。 上面这段实在胡诌的乱七八糟,这学期除了实验室任务加重,还有门不简单的课和挺麻烦的助教,还被老板要求参加这月底graduate students appreciation week的poster session,咳,我身心疲惫思维混乱也正常了@_@。 顺便来首歌吧,Tizzy Bac的You’ll see。厉害的歌手/乐队就是要能霸道的把某种元素变成自己的标志,现在对我来说,小钢琴弹奏就被Tizzy Bac暴占了,听到类似的歌都会觉得,啊,好tizzy bac!这首歌就非常tizzy bac,歌词也说的不错:“在这匆忙的世界里 失去什么 受不受伤 都一样”,“活到这把年纪也该明白”。是啊,也该明白。 You’ll See Tizzy Bac – You’ll See 我看着站在远方的你依然如此美好如往昔 But you know,有些话就是不能明说~ 我看着站在眼前的你依然如此美好如往昔 But you know,有些话就是不能明说 多年时光 都温柔经过 那么多人 来了又走 但也许我们只能远望不相逢 一个人渐渐成熟 就会笑着泪流 总有些遗憾要学会放开 活到这把年纪也该明白 But I say you’ll see, I’d make you… Continue reading 活到这把年纪也该明白

Match Point [4/5]

The man who said ‘I’d rather be lucky than good’ saw deeply into life. 这是一部相当小sick的电影,Woody Allen这个小老头还真能闹腾。听一个女生评价这部电影:This is what is in your mind if you marry your daughter -_- ((Woody Allen和老婆离婚,娶了领养的比他年轻几十岁的华裔女儿))。这部电影的小变态先表现在它的预告片上,这是我最近看到的最无良的预告片,预告片把事实上没联系的镜头剪在一起,让你理解成某种意思,而那根本和事实电影讲的不一样。 虽然预告片受骗被玩弄,片子本身情节还是挺出人意料的,而且片子的制作很精良,所以忍了。故事如果简单讲就是男人遇到富家女,但却被富家女弟弟的女友吸引,他是选择“嫁入”豪门荣华富贵还是选择那个吸引自己的女人,love和lust有时混杂在一起。如果两者都想要,他是否有能力,或者说是否有运气“妥善”解决一切。片子前后呼应的很好,中心思想就是最开头的那句话:The man who said ‘I’d rather be lucky than good’ saw deeply into life,触网弹起的网球落向哪边会决定谁输谁赢。片子的surprise从后半段开始,到结尾我基本都一直处于WTF的状态中-_-。总得来说,电影不错,至少结束后,影院的人都是惊讶状@_@。 Match Point (2005)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