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我享受布鲁塞尔之行不是因为它美丽的大广场,不是因为撒尿小孩铜像,也不是因为大大的原子球,而是因为一顿街边小店的晚餐,会不会有点那啥?@_@ 一大早的火车离开巴黎,到达布鲁塞尔时才9点的样子。不过在布鲁塞尔的这一天我是彻底的一个人,路痴如我,虽然准备了不少材料,我还是很担心自己会走丢,所以一直担心时间不够,当然事实证明我确实走丢了很多次-_-。从火车南站找车到中心车站就让我先惊恐了一下,出了中心车站,想可以按照打出的地图顺利找到第一站,却没想到,我直接就走反方向了,咳咳。不过布鲁塞尔的好处在于老城比较小,景点比较集中,所以虽然之后我还是跌跌撞撞,至少不会走丢的太夸张。 大广场。美丽,但对拍照的人是个挑战。 虽然我一开始就走错,但还是要及时更正奔向大广场,用雨果眼中“世界上最美的广场”来做为第一站肯定是错不了了,而且旅游咨询处也在这里。大广场四面都是建筑,属于各个商会,从角落不宽的小路走进去,豁然小开朗。我到的比较早,骑警刚出动,在广场上兜圈圈,也算是表演。广场虽美丽,但实在不容易拍全,缩到最角落还是拍的很尴尬,可往外一走景致就会被挡住。我一大早就到光线也很不好,亮的地方太亮暗的地方太暗,不过反正景点都很近,下午又走回大广场一趟照了几张。当然,更让人沮丧的是找人帮我拍照,真是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这个可不是教堂而是 town hall 哟。 天知道我找了多少人拍才有这么一张凑合的。 骑警列队,顺便秀一下广场侧面建筑。 广场和 town hall 正对的那一面。 离开广场开始向其他景点走去,介绍上都写的简单,可对我这个方向感残疾的人来说却是挑战。再加上在巴黎的最后一日嗓子还开疼,我这就一个人走在布鲁塞尔街头边寻路,边狼狈的从书包里掏药往嗓子里喷,那个悲凉啊!不过还好都顺利找到了,之后几乎每个景点我都有走错路的经历,我这里说过了之后的迷路就都略了吧。 说是死神?摸摸有好运? 撒尿小孩铜像,节庆会穿衣服。 铜像其实特别小,半米左右。 半迷路的走在街上,居然看到“放逐”的海报。 大萨布隆广场。坚决经过这广场的原因看下一张。 知名糕点店Wittamer在这广场上,不便宜但好吃啊。
google你来google我
话说上周和老板谈话,讨论具体实验时间安排时他说他有“other stuff to do”,周一到周三都没空,所以我们要在周四,周五……以及周六做实验@_@,不过他有说反正我周一可以休息半天啥的。当时我并不知道他说没空意味着他周一到周三都会完全不在学校,这对我们老板来说是很不寻常的。今天想起这时,我兴起就决定 google 老板一下,结果没想到居然被我 google 出来他在干什么,哈哈哈。他跑去周边某牛校一项目当长期 visitor。这年头,google 的力量还真是强大,我这人很无聊,时不时是会 google 一下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儿或者和自己相关的东西,有时还是有收获的,呵呵。 当然,关键点是,我大概要和周六说拜拜了,周四到周六我是匆忙的搞实验物理的,周一到周三我是自由的搞理论物理的。如果我能有效的自我督促,这其实是个不错的搭配。
Hairspray [4/5]

Hairspray 从大银幕走到百老汇舞台,然后又走回大银幕。片子故事发生在1962年的 Baltimore,种族隔离仍然没有破除。Tracy Turnblad 是个胖胖的白人女孩,热爱跳舞,喜欢跟着热门电视舞蹈秀 The Corny Collins Show 扭动。一次机会使得她进入这个节目,并越来越受欢迎,但是勾心斗角是躲不了,还有种族问题,当然这不是一部走深刻路线的电影,问题不会讲到那么深入,解决办法也永远那么简单,到最后坏人受到惩戒大家都其乐融融。我喜欢这片不是因为故事,是因为喜欢它鲜艳欢快的歌舞,那些充满年代印记的舞步,看上去有点尴尬却有很强的喜感。
La Vie en Rose [3.5/5]

电影讲述的是法国传奇女歌手 Édith Piaf 的悲剧人生。她出生贫寒,很小妈妈就跑路了,在妓院被养了几年又开始和爸爸跟着马戏团四处奔跑。她唱歌上的天赋慢慢展露后,Édith 就靠着在街头唱歌卖艺为生,直到被人发掘,爆红,各国巡演,成为法国icon。但是她的人生一直是挺悲剧的,爱情不顺,而且之后还严重的镇痛剂上瘾,未老先衰的夸张。她40多岁时已然是7、80岁的样貌,最后不到50岁就去世了。唱歌到了最后成了她生命最大的寄托,不管身体虚弱成什么样子她也还是要坚持上台演唱。片子并行从两个时间点开始讲故事,这种叙事方式前半段效果还是挺好的,成年后的人生和年少时的岁月穿插对比的挺有意思。但到了后半段,穿插更为频繁,而时间点也更颠倒混乱,让人搞不清孰先孰后,当然时间先后不见得多么重要,但看起来总还是有点乱。
Molière [4/5]

“Unhappiness has comic aspects one should never underestimate.” 电影的主角是法国17世纪著名的喜剧剧作家和演员 Jean-Baptiste Poquelin,艺名 Molière,故事基于他的几部剧本,虚构出他年轻时的一段经历。片子里的 Molière 被一个富人雇佣去指导如何表演以便去取悦一个漂亮寡妇,但这段时间 Molière 却和富人的老婆生出一段情。Molière 是个有天赋的人,他的天赋在于表演喜剧让众人大笑,但他却认为严肃的戏剧尤其悲剧才是真正的戏剧,而喜剧只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