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开了两个小时车去坐了 The Mount Washington Cog Railway。秋天了,是看红叶的季节,沿途风景都很美,快到时还路过一个小镇,显然是一个度假小圣地,路边一个个小inn,不少还挂出“no vacancy”的牌子。中午12点到达cog railway,还想应该能赶得上1点的小火车,结果排队等买票就一下等到差5分1点,在几近绝望准备等2点那班时居然买到最后几张票,然后匆忙买了热狗匹萨充饥排队上车,咳咳,谁让我前一天才打电话预约结果已经没得约了,不过还好运气不错。The Mount Washington Cog Railway 是世界上第一个mountain climbing cog railway,建成于1869年,作用就是为了载游客登上1916.6米高的 Mt. Washington 的山顶,一直运营到现在。火车还是用煤做动力来源,黑烟滚滚的,上下一趟总共3个小时,包括在山顶停留20分钟。之前我还在想,坐这么久慢悠悠的小火车会很好玩嘛,而且还是每人57刀的昂贵票价,不过事实证明,还是很不错的,景色非常漂亮。看几张照片吧,更多照片在相册。 1. 照片中间偏右的那个白白的山峰就是火车的目的地了。 . 2. 排队等着上车。每一班都有一前一后两辆车,我坐的是后面一辆,正好一路上不停拍前面那辆车。 . 3. 行程中最陡的就是这处被称为 Jacob’s Ladder 的地方了,说斜度有37.41%。沿途有树还有几所小屋子,在车上看来都是歪着的,屋子的侧面都会写“exact level”,其实是火车斜,不过人的illusion的力量就是强。 . 4. 车窗向外看出去的风景。秋天的景色很美,远山红红绿绿的。 . 5. 越往高处进发,景色也越来越不同。接近山顶时,两旁都是青色的大石头,上面都是白色的雪或者说霜? . 6. 左上角人群聚集处就是顶峰处了,那里有一个写着summit的牌子,人们都挤在那里照相。其实真正的最高点是那个牌子旁边几米处的一个点,有一个金属圆圈做记号,可惜被冷落了。 . 7. 山上向四周往去都很美。除了这个railway,还有公路也能到达山顶,不过就需要马力强劲的汽车了。当然还有很多登山者徒步爬山。 . 8. 这张照片很给我特别强的科幻世界的感觉,呵呵。 . 像这样周末抽一天出去玩玩,挺好的,New England的秋天还是很美的。不过看多数游客都不像我们这样当天跑去,都是前一天就住在周围小镇,整个周末都用来度小假日,惬意啊。还有就是,我的老相机Minolta F200表现还不错哈,虽然还是反应慢费电池,但成象挺好,尤其我多数照片都是在移动的火车上抢拍的,咳咳,要不要还买新相机哪?更多照片看相册。
Tag: Life
电脑桌面
被姐姐点名了,那就贺国庆,秀桌面吧! 1.目前的桌面是: 就是苹果系统自带的一个桌布。。。 2. 这台是你的个人计算机?还是公司或家人共享的计算机? 我的个人计算机,G4 Powerbook。 3. 这张桌布是什么?从哪取得的? 是叫Aqua Blue吧。就是系统自带的一张,我觉得很典雅哈。 4. 更换桌布的频率高吗? 非常之不高。。。一个是宽屏的桌布还得专门找,另一个我也懒。 5. 桌面上有几个 ICON? 固定的有七、八个吧,常会还有些东西临时堆在桌面上。 6. 一堆档案和快捷方式放得乱七八糟的桌面,你看得下去吗? 快捷都会在dock上,而且因为俺用了Quicksilver,多数程序都通过它调用了。档案的话,我会常临时放在桌面上的,好找也有提醒作用。不过完事后都会整理好的,其实我还是很能分类的。 7. 有没有什么坚持点? 好像还好吧,也就是回收站没事就会清空一下。。。 8. 有为了填这份接力,还特地整理一下桌面吗? 基本没有,就是把桌面上一个在清华做小讲座时的一个文件夹拽到Study里了。 另外,Dashboard算是我的第二小桌面,其中的字典,wikipedia,天气,小漫画等widget都是我超常用的,其实挺早就想说说我在用的这些widget哪。widget这个概念最初应该是由Konfabulator这个小软件在2003年搞起的吧,后来2004年也出了windows下的版本,结果苹果在2005出的tiger系统就把这个概念给整合到系统里了,然后yahoo买了Konfabulator继续发扬光大。哈,看到姐姐也在用呢。 点名的话。。。我还要点嘛。。。就点一个贝贝好了,其实我是期待能看到个火辣桌面,不过丫现在过的太健康了,很可能就是个linux的啥主题桌面。。。
链式胡思
戴佩妮的新专辑很好听,其中一首歌叫《小小》,姐姐早早的就传过来这首歌,哈,她有个人小主题曲了。 《小小》是给一个电视剧《天堂来的孩子》写的插曲。让我想起那部电影《天堂的孩子》,也翻译成《小鞋子》,我居然有小冲动想再看一遍。还是本科时在一节电影课上看的,到结尾时,被小感动的不行,我当时给的评价是“所有的铺垫在最后的奔跑中全部爆发,煽情的最高境界”。 大三冬天的时候,有人送给过我一双“小鞋子” ((毕业前我还收到过一双鞋礼物,还是有点小,其实,都挺讽刺的。)),我居然还穿着这双挤脚的鞋,坚持在晚上跑了挺久的步。 回国几天长了五六七八斤肉,即将惨不忍睹,于是这周二我第一次走进学校的健身房,跑步。新装修过不久的健身房还不错,咳咳,我以后应该常来。不过毕竟不锻炼太久,第二天右脚居然开始疼,到现在都没好,本来周四还想再去跑的。不过似乎跑步对我最近持续的咳嗽倒是挺有疗效,周三周四咳嗽好了很多。 即将离家前开始莫名咳嗽,回到这边还是继续咳。咳的并不严重,但就是时不时的要来几下,而诡异的是完全没有其他症状,嗓子不疼不感冒没痰也不发烧。在药店买了点止咳药没效果,自己小做搜索发现持续咳嗽有很多可能的原因,有些挺可怕。于是在咳了一个多星期后去校医院看,医生检查后说,我的肺听上去不够健康,但她还不觉得是严重的问题,先开药吃一个星期再说,很多时候咳嗽就是会持续很久。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没其他症状的咳嗽有可能是过敏,春秋季很常见,不过我在国内就开始,所以我不是过敏,而另一个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哮喘,持续咳嗽是哮喘的两大前兆之一(另一个是wheeze,就是呼吸时会呼哧呼哧响)。医生说要是一周后还咳,大概就要按哮喘治疗一下了-_-。咳咳,太懒惰真是就不健康,laziness can kill me 啊。 右键另存 envy can kill me。这是我这两天听到的一个新声音 groovedog,很不错,据说他现在还在广州读大学,有人说风格像林一峰,呵呵,至少那张他在俄国学习时录的专辑《vodka kills my envy》是有些像,不过他比林一峰还多了用俄语唱歌。。。他自己做的两张专辑一张EP他在blog上都有给下载链接,说不定哪天就会有公司帮他出专辑了。能自己写写歌,录录歌,挺好的。
“回”来了
“回”到美国,脑袋里一下子又都是那躲不过的选择。不过事物总是在变的,不会因为我没做好准备就停下来。这次回国,到北京时遵导师命去见了清华一位做相关方向的教授,谈的不错,他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兴趣,于是让我给他的组做个报告,所以再回北京搭飞机时就跑去清华给了个seminar。一切都很顺利,我讲完后他们也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最后告别时出乎我意料的是居然还给了我300人民币报告费-_-。当然这次会面的意义不在于赚了点小钱,而是我导师灵光又一动,想出我的又一出路,那就是我继续留在Dartmouth读完PhD,和清华这个教授合作,每年可以把我派回北京待两三个月。其实如果一开始就只有这个选择,我估计会觉得也不错,不过现在我都做好找工作或者转校的心理准备,再来这么个选择,总觉得闪了一下。而且如果我以后不准备回国寻求教职 (which my advisor assumes I may do),这么做意义不大。我觉得俺导师想出这个新选择,一是他也许会再待得久一些,毕竟他老婆还在系里;一是他可能也反应过来我现在或者说一年前就足够拿master的条件了(咳咳,我们系的master真不值钱),把我拖到明年没必要。所以在我又问起转校的可能时他说,如果转的话那就是越早越好了。昨天去参加了一个研究生 non-academic job searching 的 workshop,而且这两天各种关于找工作的workshop还有招聘会一个接一个,我倒是有点觉得有些没准备好了。导师说这两天会详细写出各种option给我,到时候再说吧。
临行前,掏耳朵
就要走了,却过了两天右耳失聪的日子。起因就是吾母强硬掏耳造成小发炎,去医院看说问题不大消炎药即可,但是还是来好好洗下耳朵吧,不过要先滴碳酸氢钠两天半到三天去软化耳屎-_-。当然,麻烦的就是软化后涨起来听力会受影响。滴了一天后,右耳就开始明显听力下降,到最后一天,左右耳听力极度不均衡,站在我右边说话我基本听不清,显然右耳较脏。。。挨到昨天终于可以去医院清洗了,说来也不复杂,就是用0.9%的氯化钠吸进针管,然后在耳朵里强力射出将耳内杂物通通冲出。强冲下的耳朵感觉还是很诡异的,当然,冲出来的东西,绝对比想象中要多,要恶心-_-。一下恢复了听力,还有点不适应。再然后,发现也适应不了这超干净的耳朵,总觉得两耳受的压力很大,咳,少了耳屎的缓冲吧,yoyo。今天还是那样,耳朵还是没有太适应,要是过两天坐飞机还是没适应,那可就有的受咯。 既然说到掏耳朵,医院的墙上贴着说,这俗话说的“耳不掏不聋”是有道理的,平实随便掏耳朵确实容易造成损伤。要真想清洗,还是去医院吧,看着冲出来的大量的色泽质感可怕的东西,还是很爽快的-_-。